登陆 注册
028-85535646
网站导航
首页>财税知识
创业起航 工商相关 财税相关 常见问题

印花税免征!

来源:本站       时间:2020-10-14      浏览次数:1800

什么是印花税?哪些需要缴纳印花税?哪些可以减免?今天小编给大家一次性说清楚~

  

什么是印花税?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领受、使用的应税经济凭证所征收的一种税。


微信图片_20201014092807_副本.png

哪些需缴纳印花税?

  

由谁缴?税率是多少?

  

印花税只对《印花税暂行条例》中列举的凭证征收,对没有列举的凭证不征收。关于印花税的征税范围、纳税人、税率,我们整理了一张图供大家学习~~~


微信图片_20201014092955.jpg

  

注意:

  1、经济合同当事人涉及两方或两方以上的,各方都是纳税人(不包括证人、担保人、鉴定人),都需要缴纳印花税。

  2、纳税人以电子形式签订应税凭证的,也应按规定缴纳印花税。

  3、如果签订的合同没有执行或按期执行,都应按照规定缴纳印花税。

  4、企业之间的借款合同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如何计缴印花税?

  

1、计税依据


微信图片_20201014093042.png


2、计算公式


  按比例税率计算:应纳税额=计税金额×适用税率

  按定额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凭证税率×单位税额

  印花税的计算并不复杂,但是在具体计算时根据种类不同适用税率不同,且可享受的优惠政策较多,下面我们就用案例来为大家演示一下吧!

  案例:

  某小规模纳税人2020年4月开业,领受工商营业执照一件,与其他企业订立转移专有技术使用权书据一件,所载金额100万元; 订立产品购销合同两件,所载金额200万元;订立借款合同一份,所载金额为50万元。此外,企业的营业账簿中,“实收资本”科目载有资金500万元,其他营业账簿10本。2020年9月该企业“实收资本”所载资金增加为600万元。

  试计算该企业2020年需缴纳的印花税额:

  (1)开业领受权利、许可证照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1×5×50%=2.5(元)

  (2)企业订立产权转移书据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1000000×0.5‰×50%= 250(元)

  (3)企业订立购销合同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2000000× 0.3‰ ×50%= 300(元)

  (4)企业订立借款合同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500000× 0.05‰ ×50%= 12.5(元)

  (5)企业营业账簿中“实收资本”所载资金:

  应纳税额=5000000× 0.5‰ ×50%×50% = 625(元)

  (6)企业其他营业账册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10×0 = 0 (元)

  (7)4月份企业应纳印花税税额:

  应纳税额=2.5+ 250 + 300+ 12.5 + 625 + 0 = 1190(元)

  (8)9月份资金账簿应补缴税额为:

  应补纳税额=(6000000-5000000)×0.5‰×50%×50% = 125(元)

  解析:

  根据(财税〔2018〕50号)规定,自2018年5月1日起,对按万分之五税率贴花的资金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对按件贴花五元的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

  根据(财税〔2019〕13号)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宏观调控需要确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已依法享受印花税其他优惠政策的,可叠加享受本通知规定的优惠政策。

  所以,资金账簿可以享受50%征收后再减征50%征收。

  注意:印花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通常为纳税人订立、领受应税凭证或者完成证券交易的当日,并不是实际发生业务了才贴花。

  

印花税该如何入账?


  1、计提本月缴纳时(如果有减免的,直接按减免后实际金额计提)会计分录如下: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2、实际缴纳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交税费-应交印花税

  贷:银行存款

  注意:有些企业缴税金额小,也可以在直接缴纳时记账。

  借:税金及附加

  贷:银行存款


免征印花税80种情形


1、普惠类4项


微信图片_20201014093224.png

  

2、小微企业优惠 2项


微信图片_20201014093259.png

  

3、促进区域发展 2项


微信图片_20201014093336.png

  

4、与住房相关优惠 11项


  微信图片_20201014093506.png

5、社会保障2项

微信图片_20201014093538.png


6、文化、教育类 4项


微信图片_20201014093602.png

  

7、体育类 6项


微信图片_20201014093638.png

8、运输类 4项

微信图片_20201014093708.png


9、金融类 28项


微信图片_20201014093727.png


10、三农类 4项

微信图片_20201014093806.png


11、企业转制升级 9项


微信图片_20201014093836.png

12、支持商品储备类优惠 4项


微信图片_20201014093909.png

 

这些印花税知识点,一定要收藏!

  

印花税税目税率表

微信图片_20201014093947.png

01.借款合同需要征收印花税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第十条规定,印花税只对税目税率表中列举的凭证和经财政部确定征税的其他凭证征税。从表中可见,只有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和借款人(不包括银行同业拆借)所签订的借款合同才需要征收印花税。所以如果是非银行及其他金融组织间的借款合同,是不需要征收印花税的。

  

02.借款合同具体如何征收印花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及其施行细则的规定,现将借款合同贴花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一、关于以填开借据方式取得银行借款的借据贴花问题。目前,各地银行办理信贷业务的手续不够统一,有的只签订合同,有的只填开借据,也有的既签订合同又填开借据。为此规定:凡一项信贷业务既签订借款合同又一次或分次填开借据的,只就借款合同按所载借款金额计税贴花;凡只填开借据并作为合同使用的,应按照借据所载借款金额计税,在借据上贴花。

  二、关于对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的贴花问题。借贷双方签订的流动资金周转性借款合同,一般按年(期)签订,规定最高限额,借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和最高限额内随借随还。为此,在签订流动资金周转借款合同时,应按合同规定的最高借款限额计税贴花。以后,只要在限额内随借随还,不再签新合同的,就不另贴印花。

  

三、关于对抵押贷款合同的贴花问题。借款方以财产作抵押,与贷款方签订的抵押借款合同,属于资金信贷业务,借贷双方应按“借款合同”计税贴花。因借款方无力偿还借款而将抵押财产转移给贷款方,应就双方书立的产权转移书据,按“产权转移书据”计税贴花。

  

四、关于对融资租赁合同的贴花问题。银行及其金融机构经营的融资租赁业务,是一种以融物方式达到融资目的的业务,实际上是分期偿还的固定资金借款。因此,对融资租赁合同,可据合同所载的租金总额暂按“借款合同”计税贴花。

  

五、关于借款合同中既有应税金额又有免税金额的计税贴花问题。有些借款合同,借款总额中既有应免税的金额,也有应纳税的金额。对这类“混合”借款合同,凡合同中能划分免税金额与应税金额的,只就应税金额计税贴花;不能划分清楚的,应按借款总金额计税贴花。

  

六、关于对借款方与银团“多头”签订借款合同的贴花问题。在有的信贷业务中,贷方是由若干银行组成的银团,银团各方均承担一定的贷款数额,借款合同由借款方与银团各方共同书立,各执一份合同正本。对这类借款合同,借款方与贷款银团各方应分别在所执合同正本上按各自的借贷金额计税贴花。

  

七、关于对基建贷款中,先签订分合同,后签订总合同的贴花问题。有些基本建设贷款,先按年度用款计划分年签订借款分合同,在最后一年按总概算签订借款总合同,总合同的借款金额中包括各分合同的借款金额。对这类基建借款合同,应按分合同分别贴花,最后签订的总合同,只就借款总额扣除分合同借款金额后的余额计税贴花。

  

03.印花税申报减半再减半的情况?

  

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

  

“三、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以及宏观调控需要确定,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四、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已依法享受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耕地占用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其他优惠政策的,可叠加享受本通知第三条规定的优惠政策。”

  

因此只有小规模纳税人可能存在申报印花税减半再减半的情况。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对营业账簿减免印花税的通知》(财税〔2018〕50号):“自2018年5月1日起,对按万分之五税率贴花的资金账簿减半征收印花税,对按件贴花五元的其他账簿免征印花税。”可以享受减半再减半。

  

实收资本增加了,需要缴纳印花税吗?


微信图片_20201014094101.jpg

标签: 成都代理记账     成都注册公司     成都商标注册     成都股权变更    

上一篇: 申报系统变了!税务局紧急通知!纳税申报不一样了,10月23日前完成!

下一篇:企业长期零申报会有问题吗?